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变化出来的。篆书的形体是不规则的,是一种纵势的圆转的造型,隶书的形体则演变为扁方。这种造型的变化,带来用笔的多样化,点、画、撇、捺的笔势都不同,方笔圆笔,圆中有方,方中有圆,起笔收笔,用笔均有变化。学习隶书,必须研究这些笔法和技巧,认真临摹传统的技法。自然,隶书的笔法是和隶书的结体分不开的,线条的长短、粗细、斜曲,笔画的穿插、呼应、疏密,都是和字的自然结体不可分的。隶书结体中还有笔画的省繁移位等的异体写法,如果不掌握这些技法,也不能写好隶书。就作品整篇来讲,随着内容需要,文字排列,大小变化,错落有致,要按文字的自然结体,随时调整。笔画少的要写出大的气势,笔画多的,要适当收缩。根据章法需要,自然结体横势的字,要写成纵势;结体纵势的字,要写成横势。一般讲,隶书的章法,竖行的字间距离短,行与行之间距离稍远;也有的字间距离大,行间距离小;有的摩崖刻石也有横不成行的茂密布局,如《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》那样。丰富的章法、布局的变化,完全是根据风格需要和实际环境而艺术加工的结果。这些都是我们学隶书需要掌握的技法。
以《曹全碑》为例。临习《曹全》,能将圆润、舒松、秀逸、典雅为特点的阴柔之美写出来,是很不容易的。此帖的折法主要是圆转运笔,有的虽笔断而意连。具体说大部分用笔是内掖暗转,波画是逆起顺拖中作圆弧状提锋,不是折笔侧锋处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