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极花》是贾平凹最短的一部长篇小说。
自19岁走出来的这个大山的儿子,坐在城市里写了十几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,一部一部都是写农村的(废都除外),只有这一部他不想如过去一样细腻的陈述,不想再啰嗦了。他说,试图着把一切过程都隐去,试图逃出以往的叙述习惯。他还说,兴许是这个故事并不复杂。兴许是我年纪大了,该用减法而不用加法了。
是的,十五万字的确是老贾最短的长篇了。
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十五万字只为讲清一句话。
人走了,他说,又回,回那里去了。
一个叫蝴蝶的女孩,被人贩子拐卖到了一座极其贫穷的村子,被渐渐的潜移默化,习惯了这个粗野、愚昧、自私却也憨厚、真诚地爱着他的丈夫,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。当被她的父亲历尽千辛万苦通过公安机关解救她出来时,没多久她又逃回了被拐卖的这个村子。
因为她的父母在城里打工,周围的人像看耍猴一样看着她,谈论她的故事像谈论天方夜谭。没有人尊重她,甚至尊重她的父母。在这个城市里,她的父母卑微的活着。老家很遥远,早已不是童年的老家。父母不愿意回去,她更是没有任何感情。没有了家,城里只是寄篱,而他的儿子“兔子”,还有她虽愤恨过的丈夫此时却是她最大的牵念,她觉得那个被人视为魔窟的村子是个让她幸福的地方。当公安机关表彰打拐英雄们的时候,这个村子里的许多人却在哭泣,他们的钱白花了,孩子怎么办?家庭破碎了,谁又能真正关心?
矛盾,这就是最大的问题。我认为公安机关应该有甄别的对待,愿意走的就走,实不愿意走的,就留下来。人生怎样的命运都是注定的,既然因为融合而早已平静,就应该承认结局。尽管人贩子是卑鄙的,却也解释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,深层次探析了这个问题的根源。
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村子仍在不断的上演,而贾平凹借一个女子的口,唠叨着农村的那些现状。《极花》是一部即将消失的农村村子的挽歌。小说饱含对女性的同情,正如贾平凹既往小说怀有的悲悯的心一样,这次他对男性也有同情。男人也很无奈,虽有劣根,也是不得已。造成这种无奈,不是因为她或者他,而是大环境,现实的城乡之间的矛盾。人在大环境面前,显得很苍白,而贾平凹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。人往往会跟着惯性走,而惯性让人的劣根扩大,正如蝴蝶的父亲是对的,打击拐卖,公安机关也是对的。而面对女儿的心里状况,父亲却是错的,女儿由不幸转化为平安甚至安逸,他却违背了意愿,做着逆天的事情。面对村民的怒吼,警方是残忍的,也是逆天的。这世间没有绝对的错对,只有单位时间的错对。这是一个只有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,人们对事情的判断和认识,可以减短解决问题的时间。我认为贾平凹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,至少他把这种现状摆在了读者面前。
我爱《极花》,我爱最早的老贾的小说《浮躁》,虽然《浮躁》粗糙,却和《极花》的简单有异曲同工之处,反应农村的变革。
我想《极花》给读者以思考,也会让这个社会思考。
每一个转型期都是痛苦期,民族会阵痛,每个人都有阵痛,但愿这个阵痛会短些。
《极花》的贡献恰恰就在这里。